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

2006-08-31

[理財]年青人首份工學理財

早前有媒體訪問了中學和大學生,被訪者都對認購新股顯得躍躍欲試,只嘆資金有限,抽中的股數不多。

其實不少成功人士的第一桶金都是從儲蓄開始,隨著大學和會考考試的尾聲,莘莘學子進入社會投入的第一份工作,更應該善用收入,為將來遇上理想的投資機會作好準備。

很多年青人嘆初出社會工資微薄,難以儲蓄,其實每天少飲一罐可樂、每周少購一件衣服,每天省下十元八塊,每個月也有幾百至幾千元,每個月就會有一筆多餘的錢

考慮到年青人初期資金較少,但風險承受力較大,投資可以較進取,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行業基金或股票基金,以求數年後取得較大的數額。但如果資金別有用途(例如希望數年後重返校園,或打算結婚),則退而求較低風險的均衡基金,有關計劃可以尋求投資顧問的意見。

對於沒有負債的年青人來說,每月定期投資基金,積少成多,慢慢就會看見成效。例如開始時每月投資2,000元的基金,4年後未計回報,累積本金就有96,000元。工作四年後,年青人離開摸索階段,到時無論想轉工、進修,還是作為投資,手頭更寬裕的資金。

同樣的100元,在年青人手上比起長者手上更為貴重,因為年青人比長者有更長的時間,以那100元作投資,即使每年只增值10-15%,在「複息效應」下,30年後回報是近萬六至二萬元回報。這還未計看準機會所投資帶來的爆炸性回報。

有投資前輩談理財之道,說:「看見眼前的一元,便想像是將來的一萬元。每次要花一元,
便想到自己可能在花一萬元,便會更加謹慎。」


資料來源:《凱萬資產管理常務董事 莫健歡》

貨幣最新匯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