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2009-05-14
去本地旅行社報團上太空,再不是癡人說夢。只要能付得起155 萬元團費,便可在本港旅行社報名參加太空團,換來回望地球的6 分鐘「無重體驗」。本港一家旅行社昨獲得維珍銀河授權,成為太空旅遊的本港獨家銷售代理旅行社,不過現在報名,最快也要等到2011 年才能成行。
有保險公司或允承旅保
要前往遠至地球以外的地方旅遊,一般旅遊保險當然不受保。旅行社指出,有保險公司已答應維珍承保旅遊保險,但合約細節仍在草擬中,保險費金額仍是未知之數。
英國維珍集團旗下的維珍銀河昨宣布授權美麗華旅遊為太空旅遊香港區首間及唯一指定銷售代理旅行社,旅行團費為20 萬美元(約155萬港元),可先付最少訂金2 萬美元(約15.5 萬港元)報名,在接受3 天的太空人團隊訓練後, 便可乘坐「太空船2 號」,以3 倍音速的速度衝出太空浮游6 分鐘,事後更可獲美國聯邦航空局頒贈太空人徽章以作紀念。
美麗華旅遊及美麗華旅運總經理李振庭認為太空旅遊大有商機,他說: 「不少人都希望可以在太空回望這個住了數十年的星球。」雖然出發日子仍未落實,但李預計首年可以吸引30 人報名,並透露日後團費可能有回落空間。
全球已有300 人報名
維珍銀河已預訂5 艘「太空船2 號」及3 艘「白騎士母船2 號」,太空旅遊業務總監Carolyn Wincer 表示,飛行測試要再進行多達50 次以確保安全,預計最快可於2011 年啟航。
Carolyn Wincer 續稱,現時全球已有約300 人預訂太空之旅,年齡23至83 歲,當中有參加者僅得單腿,九成身體健康的人都可參與此旅程。首批遊太空的知名人士包括荷李活影星尊特拉華達(JohnTravolta) 及碧咸妻子維多利亞(Victoria Beckham)等。
報名前須交驗身報告
李振庭稱,旅客報名前須提交醫療報告,待維珍的指定醫生確定旅客身體狀許可才會正式接受其報名。李續稱,若旅客在太空船起飛前出現身體不適,可獲補於另一日子出發。
在太空之旅中負責載人的「太空船2 號」建造已完成七成,預計今年下半年試飛, 但原來過程並不順利。07 年7 月,製造「太空船2 號」的斯凱爾德聯合公司人員,為新火箭發動機組件進行測試時,兩個火箭燃料氧化劑「氧化亞氮」貯存罐突然大爆炸,釀成3 死3 重傷慘劇。
人格的完善是本,財富的確立是末。
2009-05-14
港團太空遊 盛惠155萬 最快2011年成行
簽危疾保單先釐清「定義」 愈早買保費愈平
星島日報 2009-05-14 財富管理
許多人希望長命百歲,但可有想過,人愈長壽,患上大病或危疾的機會愈高,如不幸患上癌症或中風,便需要長時間接受治療,需支付的醫療費用可能成為生活的重擔,故除了住院醫療保險外,還應趁年輕時購買危疾保險。
由於市面上的危疾保險,保障範圍和年期不盡相同,而且獲賠償與否,關鍵在於是否符合危疾的醫學定義,故簽單前宜花多點時間細閱附帶的條款。近年港人患上危疾的數字不斷上升,根據生署的數據顯示,07年37415宗死亡個案中,每3宗便有1宗死於癌症;即使存活下來,基於醫療成本上升,花上的治療費用分分鐘逾百萬元。「癌前病變」未必獲賠償不要以為,購買了具住院保障的醫療保險便可安枕無憂,因為住院保險只賠償投保人在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並以實報實銷方式計算賠償金額,如患的是小病,只需住院數天,當然不成問題;但若不幸患上危疾例如癌症,需要長時間接受醫療謢理,住院醫療保險提供的保障並不足夠。
因此,購買危疾保險相當重要,倘若不幸患上危疾,受保人可獲得一筆過的賠償,減輕醫療費用及生活開支帶來的煩惱。現時保險公司推出的危疾保險,保障項目由30至50種不等,常見的有中風、癌症及心臟病等。一般而言,受保障的危疾愈多,保費愈高,而供款期一般設有10年、15年、20年甚至25年給投保人選擇。然而,投保人不應單以有多少種危疾保障去挑選危疾保險,反應加深了解受保危疾的定義。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指出,了解危疾的定義十分重要,如癌症的定義,一般是指確實患上癌症,若醫生判斷的是癌前病變,則未必獲得賠償。她還提醒投保人,投保前應查問該危疾保險有哪些不保事項,如沙士通常屬於不保種類。至於保額要多大、供款年期怎樣選擇,張佩儀認為,這需視乎投保人的個人收入及預算而定;如投保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投保額便應較高。年紀愈輕,購買危疾保險愈「數」,因投保人年紀愈長保費愈高。
感染H1N1醫保有得賠本港昨天出現第二宗H1N1甲型流感(人類豬流感)確診個案,大眾對此流感的警覺性再次提高,如不幸患上H1N1甲型流感,買了保險的投保人是否受保?
友邦團體保險及信貸壽險、康護服務部副總裁暨部門主管陳秀荷表示,如果市民購買了個人或團體醫療保險計畫,一旦不幸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而需要入院接受治療,市場上大部分的保險計畫均會就有關的醫療費用作出賠償,惟需按保單列出的賠償限額處理。危疾保障方面,由於保單的合約條款一般早已列明約30至40多種受保的危疾,而甲型H1N1流感是全新的病症,所以應不在受保之列。
女性危疾賠到足?
由於傳統的危疾計畫,未有顧及女性常患的疾病,因此部分保險公司推出專為女性而設的危疾保險。一般而言,女性危疾的保障範圍包括一些女性獨有、或相比男性病發率較高的嚴重疾病,例如紅斑狼瘡及類風濕關節炎,通常可獲1 0 0 % 投保額賠償;另保障女性較常見的疾病,例如子宮頸癌、乳房切除及骨質疏鬆症;生育方面,女性於懷孕期間有機會患上的疾病,例如宮外孕及初生嬰兒夭折,亦可得到協定的賠償。
理財第一波:測試保險公司與代理
蘋果日報 2009-05-14 金錢要理
理財第一波 李兆波
有讀者說保險呃人,也有說購買了不合適的保險,這都可避免,方法是利用如企業採購般的程序,測試保險公司與代理。
首先訂下必要條件,例如保險公司的規模,可以是市場佔有率、營業額、代理人數、資產值、評級等。市場佔有率高可能只代表其銷售技巧高,代理人數又可能表示人數多,不一定服務好。不同方法有不同排名,投保人宜慎選,如必要條件是保險公司的資產值,又要是首六名,第七名的保險公司便不予考慮。
自訂篩選條件
你也可尋找有關保險公司過往一段時間,有否不合理地拒賠及其他投訴。這些資訊較難尋找,較嚴重的會在報章刊出,保險索償投訴局只有個案的描述,沒有披露保險公司名字。符合必要條件公司的代理,才予以初次見面。買保險如聘請員工,應同時找兩至三家保險公司代理作候選人,讓他們表述其產品及服務。保險公司及銀行在招聘職員時都過五關斬六將,投保人也在合理情況下去篩選不符合標準的代理及公司。聘請員工時有面試及筆試,甚至三至四輪考核,買保險也有面試與筆試。初次見面時你的感覺是否良好?你是否了解其資歷如學歷、經驗?他有否準備名片以外的東西如履歷表?
忌僅看建議書
通過初次見面便是筆試,看代理能否有條理地列出要點。投保人不宜只參考建議書,因只是電腦的標準產品,不是代理個人傑作。跟是secondinterview。記你是面試官,應向代理發問至少三條問題,測試反應,及格者再評估公司。相信通過測試的,會是好的公司及代理。李兆波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simonsplee@gmail.com
復蘇加快 摩通續看好中資股
蘋果日報 2009年05月14日
摩根大通中國研究部主管龔方雄近期赴內地視察當地經濟實況後發表報告,指內地基本因素穩步向好,樓市交投、汽車銷售都有加速復蘇迹象,其他依靠內需的企業亦見好轉,故續看好中資股前景,投資首選富力( 2777)、建行( 939)及中國動向( 3818)。
多隻汽車股昨跑贏大市,吉利( 175)升 4%,該公司管理層向摩通透露,今年首季出口疲弱但本土銷情理想,今年銷售目標 25萬部,按年增 22%。敏實( 425)則指,料中國本月汽車銷售勝上月。摩通指,內地汽車銷售增長已由中價車擴闊至貴價車市場。
專家警告 華府財赤堪憂 恐失 AAA評級
蘋果日報 2009年05月14日
儘管美國經濟近日呈回穩迹象,但美國前審計署署長沃克警告,若白宮未能處理好龐大財赤問題,可能令其 AAA信貸評級不保,而美國前副財長泰勒亦指聯儲局長期維持極低利率引發通脹風險,當局可能很快需要加息,惟此舉會拖慢經濟復蘇步伐。
沃克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評級機構穆迪早前已警告,華府的巨額醫療及福利開支將令華府未來數十年捲入龐大財赤漩渦,加上有迹象顯示市場開始質疑華府處理財赤能力,故美國自 1917年以來享有的 AAA信貸評級正面臨下調風險。
泰勒稱,聯儲局過於寬鬆的貨幣政策製造通脹風險,據他計算,現時利率應為 0.5厘,故相信當局要在短期間內從市場撤走過剩資金,並調高利率,以壓抑通脹。
經濟趨劣歐元跌穿 1.36
滙市方面,歐元區 3月份工業生產創歷來最大跌幅,按年跌 20.2%,遜預期,反映歐洲經濟情況仍然惡劣,加上英倫銀行季度通脹報告指英國經濟復蘇之路相當漫長,進一步抹煞市場對經濟迅速復蘇的憧憬,令美元及日圓受捧。美元兌日圓跌穿 96,至 95.79日圓,跌 0.65日圓;歐元兌美元低見 1.3569,跌 0.79美仙;英鎊滑落至 1.5087美元。
不過,東京金融交易所資料顯示,套息交易上月起轉活,截至上月底,日本散戶持有逾 15萬張日圓淡倉,料涉及 1250億美元。
2009-05-13
惠特尼棄銀行股 羅杰斯擬沽美股
蘋果日報 2009年5月13日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為銀行業進行壓力測試後,市場對金融股的戒心驟減,甚至刺激整體投資氣氛,銀行股升勢近日更屢贏大市,令曾準確預測美國銀行股下跌的星級分析員惠特尼再出言提醒投資者,指當局嚴重高估銀行未來盈利,並坦言不會持有任何銀行股。「商品大王」羅杰斯亦繼續做美股大淡友,認為是次升浪缺乏基本因素支持,短期必然出現調整。
惠特尼接受 CNBC訪問時表示,證券化市場衰落,加上當局收緊監管信用卡的法例,定必打擊銀行盈利,而銀行的資產管理收入亦從高峯回落,意味銀行未來的收入定必大不如前,因此政府剛為銀行做的壓力測試明顯嚴重高估了銀行將來的盈利表現,故銀行股此輪升浪完全欠缺實際營運表現支持。
銀行業盈利被高估
她又稱,大部份銀行仍持有大量毒資產,惟全靠政府援助,首季才能交出漂亮成績表,她預計銀行 2010及 2011年盈利會較市場預期遜色,故她不會持有銀行股,然而華府仍然力撐金融界,因此她亦不建議投資者沽空銀行股。
羅杰斯同樣認為,雖然美股近期大漲,但基本因素未見改善,故近期沒有買入任何股票,倘美股繼續上揚,他更會開始沽空。基於美國經濟前景未見改善,他指未來 2至 3年亦不會增持股票,惟會繼續持有一些中國和日本股票,至於加拿大和巴西等天然資源豐厚國家的股票,亦可望跑贏美股。
升浪缺基本因素支持
惠特尼亦看淡美國消費前景,她指目前消費信貸急速回落,以美國主要信用卡發行商美銀為例,該行首季便將信用卡貸款額度銳減 2000億美元,變相令消費者可動用現金大減,此舉勢對消費市道造成重大打擊,加上華府將最壞情況失業率定為 10.3%,是低估了失業問題,預計失業率飆升會令未來消費開支較市場預期為低,故此她建議沽空零售及非必需消費股。
事實上,信用卡壞賬問題仍然日益惡化,令金融機構開始進一步收緊消費信貸。專責替中小企發行信用卡的 Advanta昨便宣佈,鑑於部份信用卡壞賬比率升至兩成,公司決定自下月 10日開始,停止向客戶發放新貸款。
升勢過急 憂經濟美股早段軟
對於環球股市過去兩月彈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直指是建基於市場不切實際地假設經濟會迅速復蘇,經濟學家亦調高美國 2011年失業率預測至 8.5%,令投資者重新關注經濟前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升 62點後回軟,其後更最多倒跌 33點。
雖然聯儲局主席伯南克讚揚美國銀行業籌集資金的努力「令人鼓舞」,卻未能挽回市場信心,銀行股更顯著受壓,花旗、美銀、摩通和富國跌 1.8%至 7.1%不等。 Canaccord Adams美股交易主管羅韋利指出,美股近期升勢過急,後市可能調整 10%。
油價半年首破 60美元
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 11時半),道指跌 12點,報 8405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 20點,報 1710點。個別股份方面,福特汽車發 3000萬新股集資,拖累其股價曾急挫 15%。
摩根士丹利則建議沽售歐股,拖累英、德、法股市尾段跌 0.1%至 0.4%。亞股從 7個月高位回落, MSCI亞太指數於尾市跌 1.2%。
數據方面,美國 3月份出口跌 2.4%至逾兩年低位,期內貿赤升 5.5%至 276億美元(約 2153億港元),是 8個月來首次擴闊,惟較預期少;進口跌 1%。另外,全美房地產經紀協會( NAR)公佈,美國首季樓價中位數跌 14%至 16.9萬美元,是歷來最大跌幅。
股市回軟,資金繼續追捧商品,紐約期油 6個月來首次突破 60美元,昨曾漲 2.7%至每桶 60.08美元;現貨金曾升 9.87美元,見每盎斯 923.2美元。聯博資深投資組合經理兼資深副總裁愛華仕認為,隨着通脹風險升溫,金價或重上 1000美元。
CFP沙紙「高人一等」
星島日報 2009-05-08 財富管理
儘管金融業裁員聲不絕,但若經濟好轉,相信金融人才會再度吃香。若有志入行,並鍾情前線理財顧問工作,宜盡早考取認可專業資格,當中「認可財務策劃師」(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簡稱CFP)認受性最高,手持這「沙紙」,入職機會肯定高於其他應徵者。
要成為財富管理專才,並沒有硬性規定考取專業資格,但如想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證明個人擁有公認的專業知識及操守,考取CFP是不二之法。取得認證須過四關通過CFP的考生,代表具備足夠專業資格為客戶提供基金投資、退休和教育計畫及保險顧問等理財服務。然而,要取得CFP認證並非易事,必須符合IFPHK定下的「四個E」,分別是教育(Education)、考試(Examination)、經驗(Experience)及專業操守(Ethics)。所說的「教育」,是指學員須在該會認可的院校,修畢6個單元,包括財務策劃基礎、保險學、投資學、稅務策劃、僱員福利與遺產安排及進階財務策劃;然後,學員要通過資格認證考試,該考試共有4份試卷,申請人須於5年內成功通過4張試卷,才能獲得理財策劃師的認證資格。CFP考試每年舉行兩次,分別在6月及12月舉行,試題全為選擇題,考生可選擇英文或中文試卷,而及格率平均只約40%。「經驗」方面,該會要求申請人須在完成CFP資格認證考試前10年內,或完成後8年內獲得相關工作經驗;舉例說,如申請人持有認可學院或大學的學士學位,須擁有3年全職或等同時間兼職的工作經驗。至於「專業操守」,所有CFP資格認證申請人必須同意遵守該會的《專業操守及責任》守則。
儲蓄應及早開始 您為退休準備好了嗎?
星島日報 2009-05-08 Job Market J12 打工仔理財 何慧芬
根據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畫管理局網頁的資料顯示,本港在2000年年底實施強積金計畫後,使本港獲得退休保障
的勞動人口,由過去只佔3分之1,擴展至86%。
經過積金局與各服務供應商的大力推廣和教育,港人逐漸明白退休計畫的重要性。然而,現時港人為退休作好準備了嗎?
退休後消費力大降
■ 以香港的生活水平計算,要安享寫意的退休生活,富達認為退休替代收入(退休後的收入)應佔退休當日前收入的67%,如果希望退休生活更豐富和多姿多采,替代率更應提高至85%。根據富達(香港)較早前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人的退休指數只有43%,意味香港家庭在退休期間的收入,僅及退休前最後收入的43%。
由於港人目前的退休準備水平與目標相距甚遠,假如情況未有改善,港人在退休後的消費力將大幅降低。除了經濟因素外,不同年代人士面對的問題也是關鍵。雖然不少年長一代希望退休時能自給自足,但他們現時的儲蓄或財務規劃卻並未能配合意願。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年長一代(35歲或以上者)為退休所作的準備不及年輕一代,而該現象更是香港獨有,情況實在令人關注。受訪者認為,子女的供養將是退休後的第3大收入來源(26%),僅次於退休後繼續兼職工作的收入(27%)及買賣股票(55%)。這些年長一代對其子女所帶來的財務負擔,可能較他們所預期的為重
另外,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亦愈來愈嚴重。根據政府在06年7月至8月進行的06年中期人口統計的結果顯示,過去10年香港人口持續老化。數據顯示,人口年齡中位數由96年的34歲,上升到01年的36歲,06年更達到39歲。而根據政府統計處09年2月發表的報告,香港出生率自00年起不斷下降,08年7.8萬名新生嬰兒中,4.5萬名為香港夫婦所生,以700萬人口計算,出生率僅0.6%。
香港人口老化、家庭成員數目下降及離婚率上升,均可能影響港人的退休準備水平;而壽命延長及出生率低,則意味更多人的退休年數將較過去為長,以及需要自給自足。在通脹和醫療費用攀升的壓力與日俱增下,除了金融機構和僱主外,特區政府亦應採取措施正視和處理港人退休準備不足的問題,才可使強積金制度發揮更高的效用。
積少成多及早開始
■其實,只要我們及早開始規劃,即使是每月投入少量金額,對我們的退休計畫已有很大幫助。正所謂「小數怕長計」,例如戒掉每日飲咖啡的習慣,以每杯港幣$20計算,每月可省下港幣$600。假設每年回報率為5%,30年便可滾存港幣$50萬。
港人現時的退休準備雖然未如理想,但要加強準備仍為時未晚。只要及早增加退休儲蓄,同時進行周詳的財務規劃和長遠的資產配置策略,將可有效改善退休後的生活。本欄下一期將會繼續探討有效的儲蓄方法。
註:投資涉及風險。本文所載的金額及回報為假設例子,僅供參考,並不代表個別投資者的實際可得回報。實際回報及表現將會因個別投資組合及市場情況而有所差異。
審慎考慮強積金組合
文匯報 2009-05-13 理財通勝
一向很留意股票市況的明珠在茶樓見到積哥,便高興地說:「近日股市暢旺,我稍有斬獲,今次便由我作東,請你飲茶。」積哥先說多謝,亦表示除了股票市場好轉外,強積金投資回報在過去的三月及四月分別錄得4.60%及6.44%升幅。
明珠一聽到強積金回報由跌轉升,便說:「那麼我要重新轉換強積金投資組合,將手上的債券基金賣掉,轉去投資股票基金。」其實,在去年金融海嘯來臨時,明珠見到自己的強積金投資錄得虧損,已試過轉換強積金投資組合,將股票基金轉為債券基金,希望可以減低風險及虧損。
三方案轉換投資組合
■積哥便提醒明珠,面對波動的投資市況,如果認為有需要轉換強積金投資組合,可以考慮以下方案:
■沽出手上的基金,轉而買入其他種類的基金。計劃成員必須留意賣出價位相對當日買入的價位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差距;
■繼續持有已買入的基金,但改變以後供款的投資策略,例如買入其他種類的基金。長遠而言,此策略可逐步調整強積金投資組合;
將以上步驟合而為一,即既沽出手上的基金,轉而買入其他種類的基金,同時亦改變以後供款的投資策略。
積哥又補充,強積金是長線投資,在悠長的投資期中,市場經常有起有跌。雖然個別強積金基金在某一時期表現可能較為遜色,但如果計劃成員還有一段時間才退休,就無須太擔心短期的價格波動,反而要定下長線目標,審慎考慮投資方向是否適合自己。
明珠聽了積哥的講解後,便說:「那麼我要審慎考慮自己的強積金投資組合,不會因市況一時的變動而輕率地轉換投資組合。」
■積金局
「成績表」具參考價值
星島日報 2009-05-13 財富管理
檢討強積金組合,除要檢視投資組合是否符合自己人生階段的需要,及風險承受能力,更要檢討成分基金的表現。儘管強積金成分基金過往的表現,並不等如未來的表現,不過亦有一定參考性,尤其是若該成分基金能長期保持穩定回報,過往回報的參考性會較高。
可用積金局網「格價」還要留意收費,基於強積金的收費太高,會直接蠶食強積金的回報。
積金局於該局網站上設有強積金收費比較平台,該平台詳細列出每隻強積金成分基金的收費資料,如實際支付收費金額及開支比率(FER)。所謂開支比率是指,強積金基金的支出總額佔基金資產值的百分比,故開支比率愈高,即代表基金收費愈高。
強積金投資最忌「跟風」
星島日報 2009-05-13 財富管理
港股重上17000點,4月份強積金平均回報更升逾6%,令不少打工仔欲提高強積金組合內的股票基金比重,以追回過去一年的損失。有強積金顧問提醒,僱員應按自己的人生階段轉換強積金成分基金,而非因應市況轉變,尤其是近日股市下調風險上升,僱員更應以不變應萬變,以免強積金投資誤接火棒。記者劉敬華
近月股市現小陽春,強積金回報亦連續兩月出現正數,根據湯森路透旗下理柏的數據,4月份強積金平均回報上升6.44%,而3月份則平均升4.6%。股市重現曙光,但駿隆強積金顧問董事總經理蕭美鳳提醒僱員勿按市況轉換基金,而應按個人生階段轉換強積金成分基金,如年輕時應較進取,投資於股票的比重可較大,而接近退休年齡則應將資金轉至保證或保本基金。
伺機「低吸」拉低成本
不宜按市況轉換強積金組合,是基於以累積退休金而設的強積金具平均成本法的特性,可減低市況波動對強積金回報的影響。透過平均成本法,以逾10年以上的投資期,每月持續定額投資,遇上價格偏高時購入單位自然較少,但當價格偏低時,投資者便可購入更多單位,從而拉低整體投資成本,待所投資的項目價格回升時,投資者不僅可逐步累積財富,更有機會享有較佳的回報。
理論上,強積金成分基金長的升幅可抵銷其短期回報下跌,所以不少強積金成分基金於經歷金融海嘯後的長回報仍屬正數。以最受本港強積金成員歡迎的香港股票基金為例,根據理柏截至五月一日的數據顯示,過去3個月強積金計畫內的香港股票基金平均回報為+16.57%,1年為-37.25%,而由強積金成立至今的回報則為+48.37%。
有強積金顧問指出,倘距退休年齡逾10年以上的強積金成員認為持有的股票基金比重偏低,目前亦應以不變應萬變,因目前不少地區股市尤其是港股,已累積一定升幅,下調風險上升,若現階段將保本基金或保證基金資產轉至股票基金,有機會於高位接貨,當股市大幅下調,強積金便會因而錄虧損,建議待股市調整後,才作出轉換。
2007-01-15
自由
朋友E.T.一向對著生命、樣貌、身型、年紀、體力等等跟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數有研究, 近來他在自己BLOG寫下了他在HKU SPACE課堂中聽到一位講者的學說, 說現代科技發達, 在60's-70's年代出生的香港人, 應有120歲的壽命。
那怎辦呢?平均退休年齡為65歲, 即我們退休後還有55年, 金錢上精神上怎麼過日子呢?65歲過後, 還有僱主會聘請自己嗎。這個議題很值得擔心一下。
朋友E.T.認為, 應在45歲前盡量為自己考取degree/license/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最緊要多, 便不怕老了沒有人聘用。(原文)
um...有點不認同。
醫術日益進步是事實, 人類的壽命便隨之增長亦應不會是一場空談, 再加上香港政府正漸推廣"醫者自付", 各大保險公司爭相推出終身醫療保險, 讓受保人在上天堂的前一刻亦能得到醫療藥物上的足夠支援。(若想購買終生醫療或住院保險, 可以先給我看看, 因市場上各公司產品各有要注意的微妙之處)
我想以上方法, 若你還是65、70歲前也許還管用。一旦力變得不從心、體力變得不足、腦筋變得遲鈍、行動變得不方便時(以上情況可以出現在任何年齡的人身上), 任你有多學識多經驗也是無補於事, 結果獲得聘用的機會還是會很微。
我又有一個方法, 是數年前我閱讀Robert Kiyosaki的「富爸爸窮爸爸 Rich Dad Poor Dad」系列時所得的, 我想是比較實際, 但同時亦需要付出。
「富爸爸窮爸爸 」一書中其實有很多論點、意見、提議, 其中大前提是說---當你進入"財務自由"境, 你便可以不用經過你父母在即將退休及退休後所面對的理財問題。
書寫得相當有趣, 我想不少人也曾閱讀首一冊或多冊。點子得多, 我摘錄一些自己有深刻印象出來, 多是思考及生活模式。
01)首要是不為金錢工作。
這裡的意思不是要為興趣而工作, 而是真的不去想著酬勞地去工作。如果你有著公司會否出花紅, 年末會否加薪的念頭, 即是你仍是處於為酬勞而工作的階段。我閱讀時完全想不透, 但經過三年多的訓練, 這一刻已明白了90%。
02)學懂投資
抽新股、入領匯、買匯豐2628中字頭......不代表你懂得投資。要學懂閱解各公司的財務報表、盈利前景、杠杆原理、行業走勢等等。這是我當初加入金融界的原因, 邊學邊做。
03)切勿供樓自住
因當銀行成功批核按揭申請, 你即成為全球最窮的一批人(全球最有錢的20%及最窮的20%人口全部居住於發達國家便是這個原因)。就算是自住也好, 一個家也好, 下決定前必須把它當作是一項投資工具, 才不會讓自己陷入苦境。因為房地產確是一項投資工具, 相信你不會對手上的匯豐有感情吧。
04)減少負債, 增加資產
債務可以分優良債務及不良債務, 按揭貸款一般為不良債務, 但亦可以是一項優良債務(方法我曾經教過很多昔日的客戶)。另外, 買東西時想清楚其價值, 股票、基金、保險、房地產是資產, 供樓、咭數等是債務 (當然有些時候, 是需要買一些實際價值不大的東西, 來填補心靈精神上的需要 --- 對健康及快樂人生的投資 --- 例如楊千嬅的音樂、看第二次《巴別塔》的戲票、一直也非常渴望的絕版"超時空號"超合金等)。
05)擴展人脈
人脈等如錢脈, 這個不用多說了。
06)擁有當推銷員的經驗
推銷員工作是世界上其中一種最不容易的工作。跟其他專業職務不同, 不是單單靠學識資格便行, 個人思考模式、意志思維、待人接物、自律習慣等等, 往成功之路必經之門。
07)脫離僱員/自僱象限
作者把人分作4類, E:僱員, S:自僱, I:專業投資者, B:生意人。自僱人仕包括醫生、律師等, 跟僱員一樣, 手停口停。要讓自己成為I象限或B象限的人, 那才可以讓"錢"來替你賺"錢"。
08)不要怕失敗
任何成功必定會經過起起跌跌, 而成功後仍會是繼續起起跌跌, 只怕你不敢踏出第一步。
以上8項我全靠記憶寫下, 可能會已變成"我'的版本。
我認為若能夠在年青時(我的定義是50歲左右), 讓自己能夠進入"財務自由"階段, 繼續讓"錢"替自己滾"錢", 絕對會比考取degree/license/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讓自己記憶力差了身子弱了, 但仍希望有別人會聘用自己來得實際許多。